最新消息!教育部6月30日发布的《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》中泽峰资本,明确划了红线:“对本地区布点量大、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及相近专业,原则上不再支持增设,对办学质量不高的专业,要尽快调整”。
(图源: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)
为呼应教育部优化专业结构要求,多省近年已陆续出台政策,对布点过剩、就业低迷或质量不高的专业严控新增,一批“红牌专业”被明确列入限制增设清单。
多省教育厅:公布“过剩专业”名单
01
据不完全统计,已有多省教育厅限制增设专业
广东省:近年来也积极响应国家专业结构优化政策,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特点推进专业调整。在对国家控制布点专业(即“国控专业 ” )上,进行严格控制。
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就是国控专业,教育部会严格控制专业的招生计划数量。国控专业可分为两大类,一是热门专业,比如会计、计算机等,一般招生规模较大,如果国家不“出面”控制专业点数量,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压力就会增加;二是涉及国家安全、公共安全、教育卫生等特殊行业的专业,主要集中在医学类、师范类、公安类、司法类等领域。
根据教育部 2025年度第一批实施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备案名单的函泽峰资本, 广东共12校的18个专业点入选,是不同意新设专业点数量最多的省份。
专业方面,这18个专业点均为中医类、教育类,其中,中医学有6校的申请不通过,数量最多;其次是针灸推拿5校、美术教育3校,学前教育、特殊教育、舞蹈教育、音乐教育各1校。
院校方面,这12校中,广东潮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、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、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3校各有3个专业不被同意设置,数量最多;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、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、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、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等9校则各有1个专业申请不通过。
广东高校情况具体见下表:
全国高校具体情况:
甘肃省:2025年5月,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印发《甘肃省关于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实施方案》的通知,其中明确提出:设置国控专业的学校要提前征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,原则上除师范类、医学类院校,其他类型的学校一律不再新增设置师范类、医学类国控专业。2025年起,严格控制、逐步缩减高职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,不再批准新增专业布点。
辽宁省:2024年12月,在省教育厅发布的《关于做好2025年职业教育拟招生专业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》中明确写道:2025年,高职专科原则上暂不新增小学教育类专业点,暂不新增临床医学、口腔医学专业点,从严控制中医类专业点申报。
湖南省:2024年11月,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《湖南省高等院校布局优化实施方案》《湖南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优化实施方案》(简称《两优方案》)。方案提出,实施学科专业限制停招撤销计划,限制一批学科专业布点,对英语、法学、汉语言文学等全省布点超过30个的本科专业,医卫类、教育类中的国家控制布点本科专业和艺术类本科专业,以及全省布点超过30个、在校生规模排前15的高职专业,原则上不再新设并逐年调减招生规模。
山西省:2024年9月,省教育厅发布《关于做好2025年高等职业教育(专科)专业调整工作的通知》提到,2025年原则上暂不增设小学教育类专业,暂不增设临床医学、口腔医学专业泽峰资本,其余国控专业从严控制(申报国控专业需取得省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意见);全省布点超过15个的专业只减不增,超过10个的专业严控增量。
福建省:2023年7月,省教育厅发文指出,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及近三年就业去向落实率(扣除灵活就业)过低的专业不再增设,现有的专业由学校实施动态调整。全省布点较多、规模较大的专业要从严控制,原则上专业布点数超过全省本科高校数50%的本科专业不再增设。
据“麦可思研究”对部分省份近两年来发布的专业设置优化相关措施进行整理,多地教育厅公布的不再增设专业名单
一批“红牌专业”,已被限制新增
02
6月11日,2025年版就业蓝皮书(包括《202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》《2025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》)正式发布,书中对就业落实率、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,且市场需求减少或增长缓慢的红牌专业进行了展示。
2025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:公共事业管理、音乐表演、绘画、法学、美术学;2025年高职就业红牌专业包括:法律事务、美术教育、小学英语教育、小学教育、小学语文教育。
麦可思列出的近两年的核心红牌专业(本科:法学、音乐表演、绘画、美术学;高职:法律事务、小学教育类、美术教育),在各省份的限制政策中均能找到明确的对应或紧密关联(如同类艺术设计、师范教育类)。特别是高职的小学教育类专业,多省的限制政策直接对应了麦可思的红牌预警。
此前曾有专业人士说,师范类一直都是高职国控专业的“大头”,其申请难度,相比司法、公安、医学,会容易一些。但从2025年的情况来看,全部申请的45个教育类专业中,仅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的早期教育(5年制)专业通过审批,不通过率约98%。
不过还需指出的是,各省份的限制名单范围远大于麦可思的年度红牌名单。这主要体现在:
饱和的商科专业:市场营销、电子商务、会计/大数据与会计、国贸等,是各省限制名单中最常出现的“大户”。
过度扩张的计算机/IT相关专业:从本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、物联网等,到高职的计算机应用技术、软件技术、大数据技术、网络技术等,普遍因布点过多被限制。
医学类国控专业:临床、口腔、中医、针灸推拿、护理等,因其特殊性和资源需求,是政策严格控制新增的重点领域。
艺术表演类:除红牌的音乐表演、绘画外,舞蹈表演、表演艺术、播音主持等也常在限制名单(山东、吉林)。
无论是各省的限制政策(基于专业布点数、就业率排名、需求饱和度),还是麦可思的红牌专业(基于就业率、薪资、就业满意度等),都透露出一个核心逻辑:该专业的人才供给已经远超社会需求,或者培养质量与岗位需求脱节,导致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。
注:政策限制是供给侧(高校培养)的主动调控,红牌是需求侧(就业市场)的结果反馈,两者相辅相成。
政策调控往往具有一定的前瞻性,在就业问题全面爆发(成为广泛认知的红牌)之前,就通过布点数据、预警分析等进行干预(如对计算机类、商科大类的普遍限制)。麦可思红牌则是对已发生问题的确认(如连续红牌的教育类、艺术类)。
传金所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